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970元/米 |
发货期限 | 厂家承担 |
供货总量 | 5000米 |
运费说明 | 现货供应 |
品牌 | 中雄管业 |
产地 | 河南洛阳 |
规格 | 800/860 |
材质 | 聚乙烯 |
颜色 | 橘红色 |
应用 | 隧道工程 |
连接 | 链条/抱箍 |
长度 | 3米或订制 |
壁厚 | 30mm |
中雄管业有限公司
中雄管业有限公司宗旨:诚信立足,创新致远,以 四川成都衬胶管道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赢得了各界用户的好评,是目前理想的 四川成都衬胶管道产品。公司实力和 四川成都衬胶管道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中雄管业有限公司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2. 管道韧性好、抗冲击强度高。受到强外力冲击时瞬间变形,吸收大量冲击能量,然后迅速恢复原来形状,为公路隧道施工救生应急救援提供了极为可靠的保障。
3. 管道环刚度高、耐压性好、不易变形,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坍塌时,承压能力和抗环境破坏能力远远超过一般管道。
4. 管壁光滑,搬运方便。3米/根,一人可现场滚动推行,内外壁光滑,逃生迅速,不会造成二次擦伤。
5. 拆装迅速。采用对夹式金属件螺栓连接,安装灵活,拆卸迅速,连接牢固,接连处无缝隙。
6. 设计美观、标识清晰。管道采用橘黄色,标识采用反光材料制作,隧道施工期间标识明显。
7. 配制到位。可根据现场需求配制爬坡过度弯头,管道内可配制逃生绳、平板逃生车、应急救援箱等。
8. 卫生不粘附。对人体友好无害,可反复拆装试用,对环境友好。管壁不易粘附,可永保光滑,避免逃生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二次擦伤。
9. 使用寿命长。因为 分子链中不饱和分子团很少,且分子量大,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新型逃生管道参数规格
公称直径mm 壁厚mm 节长m 米重kg/m
800 30 3 69.53
隧道逃生管道对管材的要求及应用:
1.保证隧道逃生管厚度不小于30mm。
2.每节隧道逃生管长度为3米。
3.隧道逃生管可手动拆卸,连接牢固。
4.隧道逃生管临时拆移时应逐节拆除,严禁一次拆除到位。
5.隧道逃生管道应平整、干燥、顺畅,不得作应急逃生以外用途。
隧道逃生管道采用Φ800*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该超高分子量隧道逃生管道重量轻、拆装和搬运方便;管道韧性好、抗冲击强度高,管道环刚度高、耐压性好、不易变形,能常期反复使用,为隧道施工应急逃生提供了极为大的与保障。
我们中雄管业卖的不是管道,卖的是,卖的是生命管道;中雄管业作为专业生产超高分子量逃生管道的厂家,我们多年以来全力服务于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穿山隧道等多个项目。中雄管业已服务合作于全国30多个省市的600余家客户,产品受到广大客户一级好评,而且并与广大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朋友关系,产品好,服务更让客户感到放心。
轻质逃生管道的材质
隧道逃生管道是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主要材料,采用特殊的挤出机和特殊设计的模具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出成型的。这种管材综合性能优越,耐磨损、耐低温、耐腐蚀、自身润滑、抗冲击性能在所有塑料中为极高值,可长期在-269至+80℃条件下工作。
隧道施工应急管道隧道逃生管道
中雄管业建议在隧道工程施工时,工单位应选择有资质的单位,开展隧道超前水文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单位要预报和监测质量,同时及时准确反馈给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当发现围岩变形和速率较大等异常情况时,施工单位要立即组织撤出施工人员。
隧道逃生管道管径设计
由于所需隧道逃生管道的尺寸设计是根据人体测量学的先驱美国专家阿尔文·R·蒂利的人体爬行理论的研究数据而定制的.因此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并亲身穿越的方法,并且考虑工厂生产的管道的尺寸系列,经过试验确定管道外径尺寸为800mm。管材长度根据隧道施工现场条件和运输条件分为、3m和6m。
隧道逃生管道壁厚
根据反复实验的结果和相关理论数据得出,隧道逃生管道的尺寸不易过小,过小容易在塌方时逃生管道容易损坏,尺寸过大会增加成本,不利于施工中的转运。结合Hertz研究成果隧道逃生管道尺寸定为外径800mm壁厚30mm。
隧道逃生管道监控量测与观测
监控量测主要包括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目前采用有尺量测和无尺量测。为确保量测数据准确和操作方便,大断面隧道宜使用无尺量测。
隧道浅埋,地表必须设置监测网点并实施监测。 拱顶下沉或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要暂停施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这些经验数据是十分重要的)。采用有尺量测时,测点挂钩要做成闭合三角形,保证不变形、点接触,埋点不得焊接在钢架内。
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专用仪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观测,并对其稳定性、性进行评价,据此对施工方法、结构支护参数进行验证、调整的工作。是隧道施工的“眼睛” 。监控量测要作为施工组织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施工工序,由专人负责,建立等级管理、息反馈和报告制度。建立日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的风险预警机制。